教育事业也像其它行业一样,正在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时效。比如: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两免一补”,以人为本等等。然而,改革开放28年来,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及其缓慢,尤其是农村小学的面貌没有发生多大变化。校舍是20多年以前建造的,现在大多数已经破旧不堪;设备不全,有的村级教学点除了黑板、粉笔之外,几乎没有别的教具、学具,有的连运动场所都没有。老师是老面孔,知识是旧知识。虽然进行了几轮培训,但效果不佳,水过鸭背似的,收获甚微。虽然提倡素质教育,由于客观原因,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极少,而实施“数字教育”的却比比皆是。为了抓分数,争名次,树形象,揽生源,各校都使出十八般武艺,收集所有资料,搞题海战术,进行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统考。学生除了做作业、考试,几乎无暇顾及其它。老师一头扎进作业堆里,忙得不可开交。这样一来,学校对语、数、英、品、科、社特别重视,因为它们都是统考科目,把它们当“主科”看待。任课教师也在这些课程上花费过多的精力,为的是能在期末统考中取得好成绩,获得好名次,得到好实惠。而对音、体、美、劳等课程却不屑一顾,因为它们不参与统考,有没有成绩无所谓,把它们当“副科”,当“搭头”。有的教学点根本就不上“副科”,课表形同虚设,他们专攻“主科”,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好统考这一仗,希望拿第一,力争得个“优”,为晋级、加薪打基础。
别的不提,单说音、体、美。在农村小学这三门功课是弱项,特别是美术,是弱之最弱者。为什么?因为上音乐课至少有风琴、电子琴、DVD(完小)之类的教学设备;上体育课有的学校有操场、球类及其它器材;而上美术课就什么都没有。没有原料,没有纸笔,没有场地……由于美术教师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对美术缺乏理论知识和绘画能力,基本上是半路出家。上课时,有的老师很少动手,只稍微讲解一些要点,就让学生自己作画。有的并不按教材上课,甚至连讲都不讲,就让学生自由绘画。不仅教师没有绘画工具,连许多学生都没有绘画用品,能买一盒水彩笔的算是很舍得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上好美术课,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领导不重视,教师不负责,就是一句空话。
这大概就是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一、领导对美术学科重视不够
美术作为“副科”,不参加统考,因而不重视。一方面美术教材内容繁杂,没有一个可供借鉴的评价标准,很难把握学生掌握知识及技能的程度。另一方面美术内容不连贯,没有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也不系统,操作起来不容易。老师教得怎样,学生学得如何,就无法界定。正因为如此,领导对美术的教育教学就不太在意。
二、任课教师缺乏专业知识
农村小学师资力量单薄,中年教师占多数,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大部分美术任课教师又是兼职,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对专业知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尤其是有个别教师自己不作示范,又没有下水范画,上课时布置学生随意作画了事,自己在一旁看书、看报、养神。结果是:教师不知教什么,学生不知学什么。有的学校自从建校以来,就从未在各级部门组织的美术竞赛中获过奖。
三、任课教师工作量过大
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大多数是兼任教师,所教的课程较多,少则两门,多则四五门。特别是村级教学点,有的是微型小学,一人一校,校长、主任、厨师一肩挑。除了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做家务,几乎没有多少空余时间由自己支配。一天从早忙到晚,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主科”上了,哪里还顾得及“副科”。因而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几乎为0。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多年来,本人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探索体会,为改变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特作如下粗浅的设想。
1、改变观念,平等对待美术学科
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一样,是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和别的课程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从其它学科中都能找到“美育”的影子。不要因为美术不是统考科目,就不去重视,这样想是不实际的。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术,它渗透于主观愿望和客观世界之中。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这是人们竭力追求的崇高境界。如果一个人从小失去美的熏陶,那么,他长大以后,就有可能缺乏美的意识,也就不会主动地去追求美、欣赏美、珍爱美、创造美。在他的心目中,世界可能是单调的,人生可能是残缺的。作为领导,作为任课教师,应该改变教育观念,平等对待美术学科,重视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成才搭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平台,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让美术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中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2、联系实际,为美术教师办实事
由于美术教师一方面见识有限,接触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的机会不多,显得孤陋寡闻。另一方面身兼数门课程,忙于应付统考,对处于“副科”地位的美术照顾不过来,因而很难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对任课教师进行系统地知识、技能培训,从名师中学习美术教育教学的艺术,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其次要组织任课教师外出参观考察,取他山之石,攻本土之玉。比如,到县城及其以上学校去听课,观赏画展,参观美术博物馆等。使美术教师的视野得到拓展,吸收直接经验,获取真经。
3、提高自身素养,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美术教师要想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没有真才实学和教学艺术水平是不行的。培训和考察的机会不多(有的从来没有过),如果不想做一个平庸之师,你必须发挥“钉子”精神,靠“挤”、“钻”的办法充实自身。一是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尽量多找一些材料,用于教学活动。二是多请教、多下载、多动手、多参赛,填补自身的空白。三是要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上好每一堂课,辅导好每一个学生,开展好每一次活动。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平时爱画这画那,上课时总是边讲授知识与技能,边作示范。这样做,学生既不感到深奥,也不觉得枯燥,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为提高他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打下了基础。我曾经辅导五年级学生盘环美绘制的《绿色家园》和二年级学生胡志余绘制的《共同成长》等7幅作品,参加县举办的中小学绘画大赛,荣获二、三等奖。
虽然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与城镇教师有差异,但是只要肯努力,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你就会有成就,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