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基础科学 > 提高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路径研究
提高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路径研究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王君涛,焦佩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陕西西安
【分  类】 基础科学
【关 键 词】 大学生    专业学习兴趣    路径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国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由于大学生对专业不了解,对大学学习环境不适应,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习缺乏目标等原因,致使在专业的学习上缺乏兴趣,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玩手机、逃课,甚至留级、退学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从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四方联动”的机制,提出了共同提高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路径。
关键字:大学生    专业学习兴趣    路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些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感兴趣,则能发挥他的全部才能的80%一90%,并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如果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那么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一30%,且容易疲倦。专业学习也是一样,对专业不感兴趣,就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学习效果也不会好。随着高校大众化教育的进程,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好多学生为了上一个好学校,在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上而选择了学校。在步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对选择的专业并不感兴趣,导致有厌学情绪,上课睡觉、玩手机,甚至逃课、留级、退学的现象时有发生。专业课的学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将来进入社会从事专业工作所必备的基础[1]。专业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所以激发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是各个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原因
(一)选择专业具有盲目性
通过对明德学院551名大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兴趣调查,我们发现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的依据”一项中有43.66%的同学是出于就业考虑来选择专业的,有19.34%的同学受父母、亲戚朋友的影响来选择专业的,只有37.02%的同学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专业的,也就是说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受到了外界影响;在“对自己专业是否感兴趣”问题上,虽然有37.02的同学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的专业,但是由于高中对专业的了解具有局限性,只有13.26%的同学选择了很感兴趣,入校后通过对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发现并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结果来到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通过这些调查发现大学生在选择专业上存在盲目性,没有充分认识专业背景、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
(二)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
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没有做好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大学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的填鸭式被动学习,而是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很少有老师监督。许多学生在高中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大学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有了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了更多的课外时间,这本来是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后复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而有的学生利用这些时间上网、玩游戏等,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时间。而且学生缺乏自学能力,学习效果便会越来越差,成绩也会有大的滑坡,自己也就会越来越没有信心,越来越没有兴趣,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学习缺乏目标
高中生的目标明确而且单一,就是考上大学,所以能够朝着目标努力奋斗。考上大学之后,在思想上,由于受到高考时的压抑,产生了放松心态,沉浸在高考成功的喜悦当中,忙于社团、学生会等活动当中,乐此不疲。在学习上,抱着“六十分万岁多一分犯罪”的思想,只求能够课程通过,不求甚解,得过且过。在目标上,由于原有目标已经消失,对于自己的未来,从未认真思考过,没有及时树立自己的目标,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消磨了学习的意志,消减了学习的动力。
(四)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形式以理论灌输为主,讲课方法以讲授为主,教学内容枯燥,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很少,这样的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内容缺乏吸引力,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提高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路径
    (一)政府方面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以分数论英雄,高中生往往为了高考考高分,获得更多的主动权、选择权,在高中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专业进行了解,在高考结束后又会放松自己,或者根本没有有效途径了解专业,有了解也是片面的,不够深刻。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高考结束,报考志愿之前,联合各高校,选拔各专业有经验的教授,对高中毕业生进行专业认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各个专业知识结构、发展方向、就业前景。选拔职业生涯规划师对高中毕业生进行自我认识辅导,利用MBTI测评工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适合做什么,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喜欢做什么,在充分了解自己和专业的基础上填报志愿,选择专业,从源头上减少专业选择的误差。
(二)学校方面
各高校在录取时不应抱有唯分论的理念,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录取时尽量满足学生的第一志愿,因为这是学生在了解专业和自己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的选择;也可以按照理工、文史、艺术等大学科类进行招生,大一、大二进行通识教育,在学生充分了解专业之后,在大三进行专业选择;另外,在大学入校后经过了解,有些学生在深刻的认识自己的专业后,发现自己的专业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对于这些学生,学校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转专业的相应规定,给确实需要转专业的同学一个机会。例如:大一学年综合成绩在专业前20%可以申请,文理艺不能互转等等,让专业教师审核其专业兴趣是否符合转入专业。
(三)教师方面
1.对大一新生进行专业教育
    对大一新生专业教育现在被各个高校所认可,各专业应该选拔经验丰富的教授、专业带头人、负责人,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通过对专业的渊源、历史、培养方案、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应用情况、专业前景、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到引导作用,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无疑还是现在的主要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形式过于死板,偏重理论教学,知识的传授,缺乏启发性、引导性。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法、课堂提问、启发式等多种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主动探索、思考;现在科技日新月异,教师还应该加强专业学习,学习专业最前沿的知识理论,丰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3.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
兼职班主任的职责与辅导员不同,主要负责解答学生专业方面的困惑。应该选拔有经验、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来担任兼职班主任,利用他们在专业方面的优势,通过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专业学习需求,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工作,采取主题班会、课外辅导等方式, 畅通沟通渠道,与学生加强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困惑。亦可以更为方便地带领学生参与科研工作,让学生接触前沿学科知识,促使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4.发挥教授的楷模作用
教授是学校的宝贵资源,是本专业的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扎实的专业功底,教学严谨、博学,具有很强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在学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教授上课时,学生争抢占座,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效果非常好。应该安排一些教授承担专业课程,利用他们的榜样作用感染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四)学生方面
1.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导航灯,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利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育等方式,举办各种讲座、校外活动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与职业的关系,认清学习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明白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责任,激发他们的时代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做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自己的目标,将其再细化到我们的大学四年,细化到每门课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实习了解专业
实习是大学生了解专业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实习,充分利用寒暑假,节假日,进行课外实习,尤其是进入电子、信息、通信类企业专业相关的公司开展生产实习,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进一步巩固、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企业生产脱节的问题。同时学生通过实习,可以了解工作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素质的要求等等,从而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激发专业学习兴趣。
3.合理利用开放实验室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放实验室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生通过实践,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践当中,可以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从实践当中获得快乐,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室做实验的经历同学在考研和找工作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大的优势。
4.积极参加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通过学科竞赛项目的策划、设计、制造、调试等一系列过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个团队成员包括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同学,可以有效地形成以老带新、以点带面的局面,对学生形成阶梯状的培养,让学生在学科竞赛的成功中获得动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
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应该从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四个方面入手,四方联动,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形成有效地方法,切实提高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范育新.如何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J].科协论坛,2010(06).
[2] 马永红等.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激发的探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6).
[3] 朱艳红.关于提高大学新生专业思想教育效果的几点思考.高等教育研究, 2010(01).

[4] 激发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策略.《北方经贸》,2009(11).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舟山市人民政府公报《舟山市人民政府公报》
《舟山市人民政府公报》(月刊)创刊于2004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
知与行《知与行》
《知与行》杂志,双月刊,于201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信息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
中国案例法评论《中国案例法评论》
《中国案例法评论》(半年刊)创刊于2015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 《中国案例法评论...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杂志,于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870/TG,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专...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创刊于1988年,是浙江省公安厅主管、浙江省警察协会浙江警察学院;浙江省警察协会;浙江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办的综合性公安理论研...
世界电信《世界电信》
《世界电信》(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是电信情报刊物。沟通海内外电信主管部门、经营管理部门、科研生产部门和广大用户...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