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论文
课题
会议
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研究

【关键字】医学生 志愿服务 长效机制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张浩 刘媛

【单   位】

【摘   要】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试从培养社会服务意识、扩展医疗志愿服务项目等四个方面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试从培养社会服务意识、扩展医疗志愿服务项目等四个方面探讨建立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办法。

  【关键词】 医学生 志愿服务 长效机制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医疗事业正处在飞速发展之中,对于医疗事业的进步而言,不仅是对我国医疗技术水平要求的提高,同样也是对我国医学生自身发展以及素质要求的提高,而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对我国全民志愿服务的文化氛围的加强,更是医学生自身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和展现的有效途径,所以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社会服务意识不到位

  要做好志愿服务,就需先培养良好的志愿服务理念。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才会有广泛的参与,才能更为有效的持续发展,但是意识基础没有做好,志愿服务将无法顺利开展。目前,阻碍社会服务意识培养的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医学生多认为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好医学专业知识,而志愿服务活动多是完成任务,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此使得自主参与性降低。二是家长们多认为子女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以外的活动都是不必要的,这就打击了学生的服务参与性,阻碍了他们的全方面发展。三是被服务单位或人没有做出合适的响应,使得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从而使其积极性降低。

  2.志愿服务内容形式不够创新

  我国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内容目前仍停留在比较浅层次的一些医疗或非医疗志愿活动上,而没有很好的利用自身所学的医学专业知识,使得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失去具有医学生特色的特点,不仅没有利用好自身的资源,也使志愿活动单一无特色,满足不了特定人群的需求。另外,很多志愿活动趋于形式,内容上很难得到突破,使整个志愿服务活动变成了一种程序,失去了应有的应用和社会价值,这样的志愿活动也很难使参与志愿服务的医学生得到成长和发展。

  3. 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

  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几个方面:一是用于志愿服务的资金不足。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多是由校方直接下达的,资金多为校组织直接划拨,很少由社会募集来获得,所以用于志愿服务的资金相当有限。二是社会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医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多为完全义务或是自愿的形式,对自身权益的重视程度不够。被服务机构有时无偿的使用医学生进行义务服务而不能进行有效的适当的回报和肯定。另外,医学生还未完全踏入社会,无签订服务协议的概念,易导致发生意外无法得到及时和合理的保障和补偿。

  4. 校领导重视程度不足

  很多学校领导对学校学生的志愿活动的开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学校志愿活动的开展没有的到很好的长远规划和统筹安排,因而,志愿活动开展所需的志愿活动培训,志愿资金募集,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影响到了整个志愿活动的长期发展。另外,很多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受到上级领导的要求或安排,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看起来社会影响力很大,也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参与其中的学生往往在志愿活动中缺乏自主意识和服务意识,得不到很好的锻炼,造成整个志愿活动的开展变得空乏,及后续的学生参与度也会降低。

  二、建立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对策

  为了使医学生能够得到更好更稳定的全面发展,就需要解决好医学生志愿活动长效机制的建设中所遇到问题。以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进行来调动医学生的自主服务理念,提升很进一步完善自身素质和能力,同时也以此带动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提升。

  1.弘扬志愿精神,深入培养社会服务意识

  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动力和基础,志愿精神的弘扬关系着志愿服务的发展和志愿负的质量,所以,弘扬志愿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针对医学院的学生进行作为一位医务人员所必需的志愿精神的宣传和教育,使得医学生明白自己需要怎样的精神来更好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除了要弘扬专业上所需的志愿精神,正确的服务理念的教育也要同步开展。要使得医学生们明白,作为一名志愿者,大家在服务理念上都是一致的,本着自愿,无偿的原则来服务别人,并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和人生价值。

  作为校方,也要将志愿服务精神以课堂的形式进行传达和教育,并且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理论实践,使得志愿精神能够更好地为同学们理解和加以体会。同样,社会也应当给予一定的重视,通过一定的媒体渠道进行志愿精神和服务理念的宣传,使其深入人心,也为整个社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2.扩展医疗志愿服务项目,使其多元化

  针对目前很多医学生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过于单一,趋于形式化,应当适当采取以下方案:一是医学生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过于单一,专业特色不够明显,多为义诊类,为了使服务项目更为多元化,应当从医学生的本职出发,以医疗特色为主题带动整个志愿服务框架,小至个人大至社区。以宣传普及医疗知识,免费提供医疗保健,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检查、保健,为社区医院提供免费帮助等各个项目的同时开展,来使志愿服务更具医学生的特色。

  二是目前很多医学院开展的志愿活动多还停留在较浅层次上的医疗服务,显得浅显不够深入,医疗专业的技能性不够突出,志愿服务多大同小异。作为医学生,应各自掌握好各自专业的特色和特点,以全科医疗为基础,自身专业为特色进行医疗志愿服务。如临床专业多以免费健康检查为主,药学专业则可以采用药品科普宣传的形式。三是要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学校对于校内义务服务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校园内外资源,使学生们在进入社会服务之一环节之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积极响应社会,构建保障机制

  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除了要积极响应社会,也要加强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构建,这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决。首先是用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所需的运行资金,也是目前医学生志愿服务开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为在整个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资金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而大多数活动开展所需的资金多来字校方直接拨发,但往往资金数额有限,不能很好地采购所需的物品器械进行具有特色的医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服务团队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募集,以为社会服务为核心的资金收集,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方沟通联系,通过获得社会相应机构的支持来增加可支配资金的数额或是直接赞助相应所需物品器械,使得整个具有医学特色的志愿服务能够长期的发展。

  其次是志愿服务者权益的保障,主要体现在社会服务价值得不到认可以及人生安全得不到保障两个方面。在志愿服务的同时,应该予以适当志愿服务及志愿价值宣传,使得被服务个体或社区在接受志愿服务的同时也能够明白志愿服务的精神所在,并给予志愿者们服务价值的体现,这样也促进了志愿服务的科学而有效的开展,进入一种良性循环。针对志愿者的人生安全,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立法的完善性,对志愿者中的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校方也要多加强关于权益与安全的教育,增强志愿者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加强校方沟通,建立学校扶助机制

  这里所指的不仅是要学校方面对医学生志愿服务给予一定的重视和关注,更多的是要求校方与志愿服务融为一个整体,成为医学生们开展志愿服务的一个强大的精神和物质后盾。校方除了要完成上级所要求的任务外,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志愿服务队伍的管理机制和运行结构的更优化,要使其成为自身学校的一面良好的志愿服务旗帜。摒弃一味的运动化服务,以自身学校的特色开展志愿服务,不仅能让学生们认识到志愿服务的真正价值和积极意义,也加强了校方与学生们之间的有效沟通。

  同样,校方在加强管理与沟通的同时,也要让志愿服务队伍更为民主化的发展。因为医学生们多怀有一颗服务社会的爱心,往往会通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加入到志愿服务当中来。这时校方更应当多聆听和采纳学生们的有效意见,使学生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有所体现,参与要求得到了满足。也使得校方能更好地利用和发挥学生们应有的才能和价值。只有这样,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够更为有效而长远的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杜蕾. 从效益角度看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法制与社会[J].

  2009(20)

  [2] 张晋. 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J]. 2010(13)

  [3] 杨天明. 医学生价值取向变化趋势的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J]. 2002,16(3)

  [4] 刘利平 方定志. 对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西北医学教育[J]. 2005,13(6)

  [5] 刘孜勤. 中国青年志愿者精神与雷锋精神对比研究.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8)

论文推荐 +更多
不锈钢在4-甲基咪唑缓蚀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长庆油田第一净化厂外输污水配伍性试验研究
低烟耐火材料聚氧化磷腈的合成与表征研究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的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巷道贯通安全技术
登录 注册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