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论文
课题
会议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关键字】手术室护理;舒适护理;心理状况;疼痛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石敏

【单   位】

【摘   要】  【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及判定。 方法: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给


  【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及判定。 方法: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并观察2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VAS疼痛评分及舒适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及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舒适护理;心理状况;疼痛

  手术室护理工作为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护理模式的改进,其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由手术台操作的局限性向患者围术期的整体护理进行转变,以此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舒适护理,缓解其疼痛,改善心理状况[1],提高舒适度。本文旨在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接受不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信封式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具体如下:

  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范围在(17-76)岁,平均年龄为(39.41±7.25)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范围在(18-77)岁,平均年龄为(39.54±7.63)岁;

  2组患者基线资料的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方法:给予患者传统的护理,主要包括术中、术后的生命体征及术中操作配合等。

  观察组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术前舒适护理:术前24小时,医护人员须对手术患者进行访问,确认患者的体征指标是否符合手术特征,并再次确认患者的疾病史、药物禁忌史及手术史,引导患者对疾病进行详细的认知[2],并讲解手术成功的案例,以此树立患者的信心,消除心理负担,提高依从性。医护人员客观的告知患者疾病的起因,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术前相关注意事项,以此缓解患者心中的疑虑,对改善手术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2)术中舒适护理:2-1)术中环境护理:协助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注意在护送过程中预防颠簸、碰撞等现象,并控制手术室室温在25度,湿度为50%,保证手术室中气流循环,消除噪音,降低患者的不适感。2-2)术中心理护理[3]:巡回护士应与患者进行适当交流,告知手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鼓励患者建立信心,消除其孤独感、无助感,医护人员可放松患者的领口,为患者盖暖被,加强局部感染等措施建立患者的安全感;2-3)术中体位护理:为患者在手术进行前铺软垫,以减轻患者胜利的不适感,也可缓解硬物对血管及神经的压迫,患者仰卧时,其伸展的双臂与身体夹角<90度,以70度为宜。医护人员还须避免患者肢体过多暴露,对于实施脊髓麻醉的患者,应协助患者维持体位不变,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感,以轻握患者双手,抚摸其额头的方式对其进行安慰。

  3)术后舒适护理:手术完成后,于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及消毒液采用温盐水进行适当擦洗,并且为患者穿好衣服,将被单盖好,对于清醒的患者,告知其手术的成功性,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当患者转回病房时,指导患者舒适卧位,尽量不搬动或挪动患者,防止引流管阻塞、受压及牵拉的现象产生,可依据患者的兴趣爱好与其进行交流,转移其注意力,缓解疼痛感,以此提高舒适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VAS疼痛评分及舒适度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2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VAS疼痛评分及舒适度评分为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示2组患者在受护理干预后的各项指标差异明显,统计学具有科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VAS疼痛评分及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2组患者的各项计量指标(n,x±s,分) 组别 HAMA评分

  HAMD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 VAS疼痛

  舒适度评分

  观察组(n=30) 17.11±5.28 17.42±5.27 89.82±5.26 2.87±0.63 91.52±2.13 对照组(n=30)

  T值

  P值 23.24±5.17

  4.54

  0.01 23.10±5.11

  4.24

  0.01 68.12±5.10

  16.22

  0.01 5.36±0.98

  11.71

  0.01 71.79±3.05

  7.76

  0.01

  3 讨论

  手术于心理意义上为患者的严重心理应激源,患者在术前、中均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心理,上述负面心理均可降低患者的耐受能力,使之产生紧张感,对于外部环境不适应,以此影响术前行为,不仅如此,持续性的抑郁及焦虑使得下丘脑-垂体、交感-肾髓质生理功能改变[4],以此降低抵抗力及免疫力,不利于手术的效果及术后预后情况,因此在为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措施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尤为重要。

  本文研究中,对部分患者实施传统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术中、术后的生命体征及术中操作配合等,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进行保障,但是在护理过程中却忽略了术前、中产生的负面心理对患者的影响,也未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舒适干预,导致依从性降低,亦不利于患者的心理状况,患者在术后疼痛感较强,不利于术后的恢复情况,因此该护理方案不佳。

  本文研究中,舒适护理模式是针对手术患者围术期所实施的人性化的护理方案,由于患者术前对手术的相关知识缺乏,担心手术中造成的疼痛较大及手术效果较差,因此产生焦虑、抑郁及恐惧负面心理,因此于术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访问,对患者的生理体征进行监测并确定其手术的治疗方案及术中护理方案,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的疑虑、焦虑及抑郁等负面心理,以此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改善了手术效果。不仅如此,于术中对患者进行情感及心理支持,并做好术中体位护理,对提高手术疗效具有积极意义,于术后对患者进行相关清洁护理及人文关爱,并给予相应的疼痛护理,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VAS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了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其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缓解其疼痛,提高舒适度,促进其身体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钱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7):126-128.

  [2]李静.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3):234-235.

  [3]张雅娟,张洪莉,张素萍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8(6):909-911.

  [4]张志丽.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包头医学,2016,40(1):43-45.

论文推荐 +更多
不锈钢在4-甲基咪唑缓蚀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长庆油田第一净化厂外输污水配伍性试验研究
低烟耐火材料聚氧化磷腈的合成与表征研究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的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巷道贯通安全技术
登录 注册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