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安史之乱对唐代农村的社会影响
安史之乱对唐代农村的社会影响
来源:互联网 sk008 | 赵月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安史之乱;唐代社会;农村社会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唐代历史的著名事件《安史之乱》对当时的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对唐朝当时的政局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百姓也因此陷入到了“流离失所”的状态。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安史之乱,本文重点探索安史之乱对唐代农民的社会影响。

  安史之乱的发生,对唐代的农村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频繁的战争导致大量的村落被洗劫一空,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其中的艰辛不言自明。因为安史之乱的出现,唐朝政府在之后的政权管理方式上做出了众多实质性的调整,两税法将原来的“租庸调”彻底取代,这一政策的改变,对当时的农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安史之乱对唐代农村社会的影响

  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唐朝北方地区的村落主要集中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以及河北等地。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随着村落的不断被屠杀,很多难民都远走他乡,或者被杀戮后遗弃,以至于这些地区的村落在各方面都遭受到重大的损失。此时,尚未发生战乱的江浙等地区,由于大量的流民加入,村落的规模和数量都大幅度增加。在安史之乱被平定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村落数量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数量。河北道以及河南道等地是当时安史之乱的主战场,这些本来人口众多的经济发达地区,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实力都明显下降。

  在安史之乱的叛军中,多是以胡人为主,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偏好杀戮,在战争过程中,甚至连百姓的墓地都不放过,每过一个城市,都是洗劫一空。其中损失最为严重的要算是东西两京周边农村地区。岑参曾经描述战争中的咸阳地区“积尸若丘山,流血涨丰镐”。安史之乱后期,洛阳等地已经到了“四面数百里,人相食,州县为虚”。造成这些惨状的罪魁祸首不只是叛军,唐军也是贡献了“力量”。通常情况下,军队交战城池的周边农村往往都是“烧杀抢掠”的主要对象,被破坏的程度最为严重。

  直接破坏以外,安史之乱还给当时的唐朝农村地区带来了沉重的赋税、兵役以及饥荒等。期间,西北地区的部分少数民族,例如:吐蕃等少数民族趁着频繁的战事,间歇性地对战乱地区的农村进行入侵,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地区的破败。

  二、安史之乱后期唐朝政府的应对措施

  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唐朝政府的政权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将不良影响降到最大,当局推出了诸多的挽救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当时农村地区的经济复苏,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农村的诸多问题。而且,在一定的统治需求影响下,很多地方官员对农村地区横征暴敛,这无疑是给当时农村经济“雪上加霜”。

  在安史之乱结束的第二年,当时政府掌握的户口数近300万,仅仅相当于天宝十四年的33%,所以,政府积极地为当地招募村民,并推进“农桑之事”。当时的唐肃宗也意识到这种危机的存在,其在“春令减刑德音”中提到:“宜令天下刺史县令,各於所部,亲劝农桑”。这项法令对当时的农村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战乱繁多,条令的执行效果着实效果不大。

  在社会稳定之后,类似的条令唐代宗曾经发布过,效果也是略显“单薄”。但是,其中也不乏清正廉洁的官员在意识到农村衰败对政权统治的威胁后,在条令执行过程中,格外关注对农村社会的优待与安抚。例如:在安史之乱发生时,永兴县令韩仲卿就政绩卓著,百姓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更加稳定,有人描述当时的情况是“襁负云集,居二载,户口三倍其初”。萧定任所在州刺史时,“其勤农桑,均赋税,逋亡归附,户口增加”;崔瑾任禮州刺史,“居二年,风化人行,流亡撥负而至,增户数万”;马燧任郑州刺史时,“劝课农亩,总其户籍,岁一税之,州人以为便” 等等。清廉的官员在做之类的事情时,或者是因为行政要求,或者是处于自身的儒家救世理念,以身作则,力图将水深火热的农民挽救出来,使其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无论唐政府采取何种措施,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劝课农桑、招抚流民的实质并不是为了兴盛农村社会经济,而是为了便于统治、搜刮赋税。而且上述一些“良吏”数量稀少,充满官场的人多是“征敛”、“聚敛”的贪官污吏,如代宗时宰相元载,“膏腴别墅,连疆接畛”,“资货不可胜计”,另一宰相王结“方务聚财” 各州节度刺史更不待言,如西川节度崔吁“厚敛财货,结权贵”。并且,最高统治者纵容腐败,"大历以前,赋敛出纳俸给皆无法,……货赂公行,天下不按赃吏者殆二十年”因而,总体上来说,唐政府的挽救措施并不成功,《旧唐书杨炎传》中言安史之乱后的儿十年间,“天下兵起,始以兵役,因之饥房,征求运输,古役并作,人户调耗,版图空虚。……凡富人多丁者,率为官为僧,以色役免;贫人无所入则丁存。故课免于上,而赋增于下。是以天下残瘁,荡为浮人,乡居地著者百不四五,”农村社会陷入崩溃的边缘,单单凭借皇帝的几个律令,一些良吏所谓的“善政”是无法克服这种衰落的趋势的。安史之乱进一步瓦解了均田制,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彻底崩溃,为了维持中央财政开支,唐朝政府推行了两税法?税法施行后,“赋税均一,人既均一,人知税轻,免流离之患,益农桑之业,安人济用,莫过于斯矣。” 客观上也可以看做是唐朝政府挽救农村社会经济的一种手段吧。

  三、结论

  安史之乱对唐朝农村地区产生的不良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甚至是非常彻底地,在客观上,其不仅将农村地区的村落范围进行了重新的分布,还造成了战区农村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严重破坏。相对来讲,并没有遭受战乱直接影响的南方地区,则是在规模上和数量上都大幅度地发展起来。唐代在开元天宝年间推行的“均田制”,经过了安史之乱之后,已经彻底的失去了存在的功效。在均田制的基础上,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的农村经济模式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并且,随着土地的不断兼并,租佃制逐步在农村地区发展起来,这些变化对唐代后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秦晖著:《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林文勋、谷更有著:《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黄正建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 V可主编:《中国经济通史?隋唐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5]张国刚著:《唐代藩镇研究》,屮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10年。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肉类工业《肉类工业》
并非《肉类工业》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肉类工业》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134/T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
电力与电工《电力与电工》
《电力与电工》(季刊)创刊于1981年,由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福建省电力试验研究院主办。本刊办刊宗旨:以当前为主,长远为辅;生产为主,理论为辅;综合为主,专题为辅。读者对象...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870/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
亚非纵横《亚非纵横》
《亚飞纵横》(双月刊)创刊于2004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和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主办,是具有政策性、学术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刊物。 ...
中氮肥《中氮肥》
《中氮肥》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379/T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设备管理与改...
中国社会导刊《中国社会导刊》
《中国社会导刊》创开于1990,以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社会生活、疏导社会矛盾为己任;以独到的发现、精当的选择、系统的概括、完整的背景、理性的评价、典雅的形式为...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