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图12
(5) 轨迹仿真
用右键点击刀具轨迹树的“平面区域粗加工”,选择“实体仿真”,然后按屏幕提示完成各项操作,最后出现如图13所示外平面区域粗加工仿真加工过程和结果。通过CAXA制造工程师实体验证功能能够观察切削加工的过程,可用来检测工艺参数的设置是否合理,零件在数控实际加工中是否存在干涉,设备的运行动作是否正确,实际零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样提高了在实际加工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图13
(6)程序代码生成
用右键点击刀具轨迹树的“平面区域粗加工”,选择“后置处理(P)”下的“生成G代码”,绘图窗口将弹出设置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将生成的程序名,按“保存”键,然后按右键,此时屏幕将弹出已打开的程序文件,如图14所示。
图14
(7)程序传输
由CAXA制造工程师自动生成的程序,经仿真检验没有错误后,就可以传输至数控铣床上或直接进行DNC在线加工。不同的系统的机床可采用不同的传输软件进行程序传输。CAXA制造工程师可用自身带有的通信功能直接把程序传入FANUC数控铣床。
5 自动编程用于数控铣比赛中的优越性(1)减轻比赛选手的脑力劳动强度
对轮廓形状不是由简单的直线、圆弧组成的复杂零件,特别是空间曲面零件,以及几何要素虽不复杂,但程序量很大的零件,计算工作相当繁琐,比赛选手若采用手工编制程序的方法是难以完成的。例如,对一般二次曲线廓形,手工编程必须采取直线或圆弧逼近的方法,算出各节点的坐标值,其中列算式、解方程,虽说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但工作量之大是难以想象的。而自动编程借助于系统软件强大的数学处理能力,计算机能自动计算出加工该曲线的刀具轨迹,快速而又准确。选手只用绘图和应用软件编程的技能就行,这样编程就容易多了。
(2)有利于选手抢时间
比赛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选手没有速度,完成的工作量少,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自动编程就有利于选手提高速度,通过前面的介绍已经知道,CAD/CAM软件只需画出一两根线就可以生成刀具运动轨迹,完成计算刀具运动轨迹之后,后置处理程序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自动生成数控程序,且该数控程序不会出现语法错误,若选手能在拿到比赛图纸后能很快看懂其中的某部分,并迅速绘图生成程序,上传程序,对刀操作,在5-10分钟内就可开始加工,这样就抢得了先机,然后续渐看懂图,不断自动编程,机床一停马上又上传下一条程序进行加工,还可用机床的后台功能上传程序(机床在加工时也可上传另外的程序),这样整个的比赛过程是连续的,没有很长的停机现象(除了必要的辅助时间)。采用自动编程,选手往往可以做到程序在等机床,而采用手工编程,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有时一个环节出错就会被卡半天,甚至无法做下去。
(3)便于保证零件成功率
比赛的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往往比较长,手工编程时,可能书写笔误,可能计算出错,也可能程序格式出错,靠人工检查一个个错误是困难的,费时又费力.采用自动编程,程序有错主要是原始数据不正确而导致刀具运动轨迹有误,或刀具与工件干涉,或刀具与机床想撞等.但自动编程能够借助于计算机在屏幕上对数控程序动态模拟,连续、逼真的显示刀具
加工轨迹和零件加工轮廓,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改,快速又方便.现在,往往在前置处理阶段,计算出刀具运动轨迹以后立即进行动态模拟检查,确定无误以后再进入后置处理,确保自动编制出的程序准确无误后再输入到数控铣床中去运行加工,零件加工的成功率就高很多。
(4)程序传输功能省去了手动输入程序环节
手工编写的程序要通过计算机键盘输入或数控铣床面板直接输入,整个过程费时又费力,而自动编程产生的程序能方便快捷地入到机床中,选手只须点几下鼠标和点几下机床面板键就可以实现程序传输。
- 结束语
CAXA制造工程师是数控技能大赛组委会提供的一种
CAD/
CAM软件,自动编程是一种目前最先进的编程方法,随着这一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将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颖. CAXA制造工程师2008实例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宋凤敏.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韩鸿鸾.数控铣工/加工中操作工全技师培训教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