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再比如,通过将芯片植入到物品中,如果物品丢失了,您就可以通过手机或者互联网接收到信息,实现无线防丢,对于经常丢三落四的人而言,找东西就成了非常容易的事情。而如果家中进了小偷,立刻就能收到警报信号……
“在欧美等国家,手机已经像IC卡一样可以在加油、乘坐公交车、购物的时候用来付费。”张鹏飞说,无线技术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在不久的将来,也可以通过将芯片植入手机卡中,实现手机缴费。
山东将加快推进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17市城区出入口、5A级旅游景区及其他重要站点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据介绍,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完成后,车主只要在车窗上安装感应卡并预存费用,通过收费站时无须停车,相关费用就会从卡中自动扣除,收费效率将会提高5-10倍。
四、济南市物联网产业化切入点选择济南市应充分借助传感网技术发展与产业化推进中的基础和优势,结合我市产业特点,以传感网的若干领域应用和城市示范平台建设为切入点,以点带面,逐渐推进物联网的产业化进程。建议通过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在市内实施“4+2”产业化模式,即公共安全、节能减排、交通物流、电力安全“四大示范工程”,推进物联网在我市的产业化。
(一) 实施示范工程,带动产业整体发展1、公共安全。在公共安全领域聚焦于重要区域防入侵和城市应急指挥系统。重要区域防入侵包括机场、核电站、危险品贮存区、医疗和灾害临时隔离区域等重点防护围界,建立从低空到地下的多层立体防入侵系统,形成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的防入侵体系;实施应急指挥系统包括以车载、船载、直升机载等方式使用将公共应急事件现场实时传回城市应急指挥中心,使得指挥中心直观、迅速地了解事件现场情况,及时做出应对措施,节约事件处理时间,极大提升应急指挥水平。
2、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之一。物联网在节能减排领域的潜在应用非常广泛,如能耗监控、排污监控等。采用传感网技术,能够对企业和单位的内部建筑实施能耗监测,有效解决数据采集和传输问题,将电表、水表和煤气表等数据传送到控制中心。对化工、纺织印染、冶炼等污染物排放较大,对环境影响较重的企业,在主要排放口和周边区域设置传感器监测网络,能够采集排放量、排放物、排放时间、排放地点等数据,使环保部门实现24 小时监控,及时获取第一手数据,有效防止偷排放、乱排放现象。
3、交通物流。物联网对流量、速度、物体形状等信息的获取能力,能够应用于交通监测和物流监控等领域,实现更为智能的管理技术,减少人工操作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利用物联网监测车流量、车速、车型等交通信息,对道路交通数据进行实时手机和信息发布,建设覆盖高速公路、主干道、快速道、路口、大型公共汽车站等重要交通区的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根据车流量动态控制交通灯,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畅通率。通过物联网的检测功能,对运输重要物资或危险品的车辆,能够实现对物资信息和车辆重要数据的实时监测、校准、记录和传输等功能,确保车辆运行安全和物资状况安全。
4 、电力安全。围绕对电力塔架、主干电力线、大型变电站等电力设施的安全监控和输电线路的防破坏,将物联网应用于电力传输的整个系统,从电厂、大坝、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直至用户终端。通过在电力设备区域布设传感器,防止塔架破坏、输电线短路、变电站遭不法入侵等恶性事件的发生。通过物联网在高压线温度、张力变化监测和数据采集,实现实时监测和提前预警,确保高压线安全,有效降低雪灾等自然灾害或人为造成的输电线路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
(二) 构建城市平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依托研究机构和企业在研究和应用中的取得的已有基础和优势,建立一个专门从事物联网研发和推广的产业园区。通过产业园区的形式,吸引相关企业、人才、技术、信息等集聚,同时建立若干个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内的企业、人才和技术开发等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同时, 对应用方面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通过示范项目的形式在我市率先推广, 使济南成为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物联网应用平台,更大程度带动物联网产业在全市的推广和发展。
三、加快济南市物联网产业化发展的建议(一)以传感网为切入口培育新兴产业以传感网为主导培育多元新兴产业。形成以传感网为主导,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带动相结合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通过物联网在我市产业化的推进以及产业链的形成与延伸,带动芯片设计、元器件制造、信息系统服务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同时,培育与物联网产业应用相关的无线互联、节电节能、新材料、系统集成等新兴产业。
建立物联网产业培育和推广机构。积极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以产业培育和推广为主要职能的专业机构,如“济南市物联网产业化发展中心”,利用已有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础,通过国内外各类要素整合,以四大示范工程为切入点,组织制定我市物联网的应用标准,积极探索物联网产业化的模式和协作方式,组织各类技术交流和服务、人才培训与指导、应用领域研究等工作,全面推动物联网在我市的产业化推广。
(二)以物联网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推进物联网在制造业自动化的应用。针对济南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制造业自动化控制水平,形成传统制造业更高精度、更可靠的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一是大力研发和引进微型化、高精度、低功耗、高可靠性的传感器技术,提升物联网应用能力;二是选择电子、汽车、装备等产业进行典型示范应用,推动企业对物联网应用的认识和实践,扩大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2、加快物联网在节能减排监测控制领域应用。利用物联网对建筑、设备、区域的能耗和排放量监测的成熟技术,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性。一是选择化工、纺织印染、冶炼等能耗较大或排放较重的行业,加强物联网在能耗监测和排污监测的应用,使企业和节能减排管理部门能够实时了解监测数据,并及时做出调整和控制方案;二是加快推进物联网在能耗和排放监测设备的标准化,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实现全市监控体系的网络化运行。
(三) 以建立标准化体系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推动建立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化体系。以国际/ 国家标准形式定义一个全面、完备、系统化的综合技术体系,是指导物联网产业大规模产业化的基础。济南应充分利用山东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的技术建立和完善物联网的标准化体系,使我市在第四次信息技术浪潮中占有先机。
保持物联网核心技术领先优势。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和产学研用结合,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的合作,针对信息聚合传感网技术相对成熟的特点,集成国内已有研究基础,以系统和应用研究为主,进行补充性关键技术研究;针对传感网特点,开展相关技术的研发,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形成一批关键技术专利,保持济南的核心技术领先优势。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