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学生档案的现状
(一)高校学生档案工作无法可依,管理不规范
在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的大背景下,高校中的教育行为日益走向法制化,然而高校学生档案工作却缺乏必要的管理规章制度。学生档案无专人负责,只是兼职,管理员在有时间的情况下,附带处理一下,一般都是在学生毕业时突击整理,完成转递任务,使得学生档案在教育管理者心中,只不过是一堆放几年又被转走的“纸张”而已。管理学生档案的工作者意识淡薄,专业知识欠缺,未形成规范化、科学性的管理方式:对学生填写的归档材料未加管理,出现档案材料涂改,用圆珠笔填写,缺页、缺件、错件等现象时有发生;档案的存放无序,用人单位或导师等查阅极不方便;档案的转递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学生个体自带以及未通过机要邮寄转递或经过人事部门工作者提取现象。
(二)高校学生档案内容单一、缺乏个性
学生档案里只存放中学时代的简单材料和大学时期成绩卡、高校登记表、健康卡等,未能全面地反映个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能力与表现。当前,高校办学模式呈多元化结构,办学向多学科、综合型发展,培养方式也以“导”为主,重在教方法塑人格;教学上实行学分制,打破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自学比重增大,实践环节加强,素质培养更加突出。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整个记录应是丰富多彩,有血有肉,不再是呆板、枯燥的几张“纸”,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单单是一张成绩表,而是需要具有专业知识扎实、创新精神、合作协调能力、健全的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型人才。
(三)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模式陈旧落后,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21世纪,科学综合技术的竞争最终归结于人才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的档案信息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信息化革命的时代,谁拥有了足够的信息,谁的科技就会飞速发展。人力资源的档案信息成为信息革命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的档案则是未来国家重要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基础。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档案材料信息化,开发不够。
以上状况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用人要求相脱离。高校学生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应与学校教学、管理过程相结合,应与高等教育发展相结合,应与社会要求相结合。建立内容丰富,具有个性的学生档案——综合素质档案,充分发挥学生档案的重要作用迫在眉睫。
二、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和管理现代化的意义
(一)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实质上是其自身价值、努力过程、素质水平的一种凭证。
(二)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有助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使学生在他个人档案材料收集整理过程中激活内驱动力,自觉地参加丰富多彩的大学学习与实践,这样就会有效地推行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此外,详尽、准确、真实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也是对学生评价的最原始的依据,使学生工作能在公平、公正中进行。
(三)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有助于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真实情况。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以使用人单位能清楚地了解学生在校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做到知人善任,用贤举能。
(四)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有助于为人事部门提供人才资源配置的信息和数据。大学生的人事档案为人事部门开发人才提供可靠、详实的信息和数据。人事部门可以通过使用大学生的人事档案,能从中探索人才成长的规律,更好地研究社会人才资源配置。
(五)采用现代化档案管理,有助于档案自身价值的实现。我国著名的档案学家吴宝康教授曾经说过“档案必须利用,通过利用来充分发挥其作用,为社会服务,并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方面紧密的联系起来,实现档案的自身价值。” 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立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章立法,强化意识
国家教育部应根据《档案法》及大学生档案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条例》。在条例中应明确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任务、特点、体制,并要对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做统一具体的规定,同时需要制定《高校学生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及《高校学生档案整理细则》,用条例等法规性的文件来规范大学生的档案管理及运作方式,用条例来提高教育管理者的档案意识,重视大学生档案的珍贵价值。配备专职、专业人员管理学生档案。学生档案管理者应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专业化的手段对待。学生档案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传统档案管理知识,更要努力学习管理计算机操作、数据输入、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等基本技能。
(二)综合素质档案的内容
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内容应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生人事档案,一类是素质拓展档案。这两项内容涉及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的记录。表现出学生的个性、才能、实力,既能表现出学生的智力水平又能反映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三)学生档案管理的程序
新生入学时,学生档案管理者应对每份学生的档案进行仔细检查,如发现有关资料不对,就要及时与该生原来就读的学校进行联系或是通知学生本人,让其与原中学的学校联系,把所缺的部分材料补齐。学生在校填写归档表格。对于收集上的归档材料,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核查,档案管理人员应对每位毕业生的档案进行全面检查,并认真填写档案传递单,严格办理有关档案传递的寄送或交接手续。 对学生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学生档案管理,它不但可以减少信息管理的重复劳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还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了档案的查阅速度和使用质量。充分利用成熟的多媒体技术,可将学生档案文件中的文本、照片、录音、录像和艺术作品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制成学生电子档案。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实现档案信息存储电子化,检索网络化。